上水径站(Shangshuijing Station)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吉华路东侧地下,是深圳地铁5号线的中途站,于2011年6月22日开通运营。
历史[]
2006年12月30日,市规划局公布了《深圳市地铁5号线站位初步方案》,该方案初步推荐在布龙路上水径段设置上水径站[1]。
2007年8月9日,因上水径站被取消引起附近居民(主要来自中海怡翠山庄、丽湖花园及茵悦之生花园)的强烈抗议,市规划局于通过《深圳特区报》作出了回应,给出了取消上水径站的三大原因。
2007年12月21日,5号线开始施工建设,同时证实恢复建设上水径站。
2008年1月3日,因上水径站得以恢复,有受惠居民走进市人大、市政府、市规划局、市信访办,对恢复上水径地铁站的建设表示感谢。[2]
2010年5月4日,上、下水径站主体竣工验收。[3]
2011年6月22日,本站随着5号线的通车而启用。
车站结构[]
本站为地下两层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14192平方米。站体部分结构暴露在外,是深圳地铁第一个明暗结合的车站。
相对于其他车站,本车站站厅设计采用较为特别的大跨拱形无柱设计,部分墙壁采用类似于港铁的马赛克瓷砖。
地下一层 | 站厅层 | 站厅、客服中心、售票机 |
地下二层 | 站台层 | 5号线 |
站台[]
车站采用岛式站台设计。宽10米。
←5号线往赤湾 |
岛式站台 岛式站台 |
5号线往黄贝岭→ |
设施[]
- 洗手间:C出入口通道(施工改造)。
服务时间[]
车站在各线首班车开出前10分钟开站,在末班车开出10分钟后关站。
行驶方向 | 工作日 (周一至周四) |
每周五 及节假日前一日 延长服务 |
周六及周日 | 节假日 (延长服务)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赤湾 | 06:08 | 23:18 | 06:08 | 23:33 | 06:20 | 23:18 | 06:20 | 00:18 |
黄贝岭 | 05:50 | 00:13 | 05:50 | 00:28 | 05:54 | 00:13 | 05:54 | 01:13 |
长岭陂(半程末班车) | — | 00:43 | — | 00:58 | — | 00:35 | — | 01:35 |
班次间隔[]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早高峰 | 前海湾-黄贝岭区段:2分钟-2分15秒 其他区段:4-5分钟 |
晚高峰 | 2分47秒 |
平峰期 | 5分45秒 |
休息日、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4分钟 |
平峰期 | 6分钟 |
出口[]
本站设有2个出入口。
位置 | 目的地 | 设施 | |
---|---|---|---|
C | 吉华路西侧 | 水径学校 | 楼梯、扶梯 垂直电梯 |
E | 联络道西侧 | 万科麓城 | 楼梯 |
交通接驳[]
- “上水径地铁站”公交车站:位于车站东侧的吉华路上,最近的出入口为C口。
车站设计[]
车站以黄色为主色调,站厅采用拱形无柱设计。
使用情况[]
车站邻近城中村,客流量较大。
相关事件[]
2009年10月13日,上水径站工地发生一起塌方事故,一名工人被埋,其遗体于21日被找回。同月26日,另一名工人在隧道内实施爆破时发生意外,造成隧道塌方,该名工人不幸身亡。[4]
2011年4月4日凌晨,几名工人在上水径站附近将一台机器搬出地铁隧道时发生意外,重达7.2吨的金属重物在被起吊时,起吊机防脱钩装置失效,导致一人死亡,四人受伤。[5]
参考资料[]
链接[]
| |||||||||||||||||||||||||||||||||||||||||||||||||||||||||||||||||||||||||||||||||||||||||||||||||||||
关于此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