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厦北站(Gangxia North Station)是深圳地铁 2号线、10号线、11号线、14号线的四线换乘站,车站主体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路口地下。
历史[]
岗厦北站是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的中途站之一,2008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深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调整方案》,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获批建设,并设有岗厦北站,2011年6月28日随2号线东延段开通而启用。
该站同时也是2007年公布的《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及轨道近期建设规划方案》中“16号线”的中途站之一,在岗厦北站与2号线换乘,该线路此后调整为深圳地铁10号线。原先设想10号线车站设在深南大道以北、彩田路东侧,与2号线利用通道换乘[1]。
2016年11月,岗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11号线东延段及14号线项目落实,两条线路在岗厦北站与2号线、10号线换乘,枢纽车站项目单独立项,也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10号线车站南移至深南大道以南,构成交通枢纽的一部分。交通枢纽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
2020年5月,岗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封顶。2020年8月18日,10号线开通运营,由于当时岗厦北站尚未完工,10号线列车通过不停车。
2021年8月,岗厦北站14号线站层移交铺轨。
2022年6月16日,岗厦北站完成单位工程验收;8月19日,岗厦北站通过消防验收;10月18日,岗厦北站完成“三权移交”。10月28日,岗厦北交通枢纽随14号线开通而全面启用。
车站结构[]
车站分为2号线部分及岗厦北枢纽部分,其中2号线部分设有两层,总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其他线路所属的岗厦北交通枢纽部分,则设有三层和一个夹层,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2号线车站站厅与岗厦北枢纽的夹层处于同一平面。
2号线车站[]
2号线车站为双层双柱三跨车站,站台为岛式站台设计,宽度12米。站厅西南角设付费区内换乘通道,通往岗厦北枢纽大厅,也设有非付费区通道,通往枢纽大厅夹层的连廊。
地面 | 出口 | |
地下一层 | 站厅 | 站厅、售票机、换乘通道 |
地下二层 | 站台层 | 2号线8号线站台 |
2号线站台[]
←2号线往赤湾 |
岛式站台 岛式站台 |
8号线往小梅沙→ |
10号线、11号线、14号线车站(岗厦北枢纽)[]
岗厦北枢纽(又称“深圳之眼”)地下一层为站厅层,采用28×51.2米的大跨度中庭钢结构,利用多个采光孔实现自然采光。地下二层为11号线、14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10号线站台层。10号线站台呈南北走向,与11号线、14号线站台垂直,构成“T”形布局。
地下一层与地面之间设有夹层,夹层为环形连廊,位于非付费区,供行人过街,夹层东北角则为通往2号线的换乘通道,乘客可通过夹层的连廊,来往于2号线站厅和1、7、12、19系列出入口之间。
枢纽大厅西侧、东侧和南侧分别设有商业空间(详见后续章节)。
地面 | 出口 | |
夹层 | 连廊 | 环形连廊(非付费区)、换乘通道往2号线站厅 |
地下一层 | 站厅 | 站厅、售票机、商业空间 |
下沉广场 | 下沉广场、出口 | |
地下二层 | 站台层 | 11号线、14号线站台 |
地下三层 | 站台层 | 10号线站台 |
11号线、14号线站台[]
11号线与14号线站台层设两个岛式站台,宽度均为16米,中间为14号线轨道,南、北两侧为11号线轨道,实现同站台换乘。站台处设有与10号线的节点换乘通道。
14号线轨道东、西两端各设有一组交叉渡线,列车根据运营需要采取站前或站后折返。11号线轨道与14号线轨道间设有联络线,不设折返线,东端则预留通往福新停车场的联络线。在11号线延长至华强南之前,以岗厦北为总站的11号线列车只能利用福田-岗厦北之间的一条轨道运营。2024年11月9日,随着岗厦北站至华强南站区段开展不载客时刻表试运行,岗厦北站启用双向站台,11号线、14号线由原“站厅换乘”调整为“同台换乘”。[3]
北侧 | ← 11号线往碧头 |
上客站台 下客站台 | |
14号线往沙田 → | |
14号线往沙田 → | |
上客站台 下客站台 | |
南侧 | 11号线往华强南 → |
10号线站台[]
10号线站台层设有两个侧式站台。
侧式站台 |
← 10号线往双拥街 |
10号线往福田口岸 → |
侧式站台 |
服务时间[]
车站在各线首班车开出前10分钟开站,在末班车开出10分钟后关站。
目的地 | 工作日 (周一至周四) |
每周五 及节假日前一日 |
周六及周日 | 节假日 (延长服务)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小梅沙 | 06:10 | 23:51 | 06:10 | 23:51 | 06:15 | 23:51 | 06:15 | 00:51 |
赤湾 | 06:11 | 23:33 | 06:11 | 23:33 | 06:11 | 23:33 | 06:11 | 00:33 |
盐田路(半程末班车) | — | 23:49 | — | 23:49 | — | 23:49 | — | 00:49 |
行驶方向 |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周六及周日 | 节假日 (延长服务)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双拥街 | 06:14 | 23:48 | 06:14 | 23:48 | 06:31 | 23:48 | 06:31 | 00:48 |
福田口岸 | 06:11 | 23:06 | 06:11 | 23:06 | 06:26 | 23:06 | 06:26 | 00:06 |
甘坑(半程末班车) | — | 23:36 | — | 23:36 | — | 23:36 | — | 00:36 |
行驶方向 | 工作日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周六及周日 | 节假日 (延长服务)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碧头 | 06:15 | 23:30 | 06:15 | 23:30 | 06:15 | 23:30 | 06:15 | 00:30 |
华强南 | — | — | — | — | — | — | — | — |
松岗(半程末班车) | — | 00:10 | — | 00:10 | — | 00:10 | — | 01:10 |
机场北(半程末班车) | — | 00:15 | — | 00:15 | — | 00:15 | — | 01:15 |
行驶方向 | 工作日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周六及周日 | 节假日 (延长服务)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沙田 | 06:00 | 23:30 | 06:00 | 23:30 | 06:00 | 23:30 | 06:00 | 00:30 |
班次间隔[]
14号线工作日晚高峰岗厦北站往沙田站单方向最小行车间隔为3分15秒。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早高峰 | 湾厦-莲塘区段:2分30秒 其他区段:5分钟 |
晚高峰 | 湾厦-莲塘区段:2分30秒 其他区段:5分钟 |
平峰期 | 6分25秒 |
休息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3-4分钟 |
平峰期 | 6-8分钟 |
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3-4分钟 |
平峰期 | 6-8分钟 |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3分16秒 |
平峰期 | 6分钟 |
休息日及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4分40秒 |
平峰期 | 6-10分钟 |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早高峰 | 华强南-碧海湾:平均3分27秒 其他车站:5分30秒 |
平峰期 | 6分15秒 |
晚高峰 | 平均3分26秒 |
休息日、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4分14秒 |
平峰期 | 6分钟 |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早高峰 | 四联-岗厦北:2分50秒 其他车站:3分25秒-3分40秒 |
平峰期 | 6分15秒 |
晚高峰 | 3分15秒-4分 |
休息日及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5分钟 |
平峰期 | 6分15秒 |
|
设施[]
- 卫生间:设于2号线换乘通道、10号线两侧站台南端、14号线两侧站台西端、3出口、5出口、6a出口、7出口、9、10出口通道、16出口、19出口。
- 智能客服中心:设于“深圳之眼”站厅内。
“深圳之眼”购物中心[]
岗厦北枢纽的非付费区设有“深圳之眼”购物中心,分别设于枢纽的东区、西区和南区。西区于2022年12月28日开业[4],东区于2024年6月28日开业。南区预计于2025年开业。[5]
东区和西区购物中心与枢纽大厅处于同一平面,沿深南大道地下设置,并分别在深南大道南北两侧设置下沉广场,形成公共空间,并通过多个出入口与地面相连。
2024年6月28日南区通道开通后,乘客可通过地下通道由岗厦北枢纽前往岗厦站,岗厦北枢纽与地铁岗厦站之间实现了直接联通,使得岗厦北枢纽实现了深圳地铁1、2、10、11、14号线的“五线换乘”。乘客可节约通行时间约5-10分钟。[5]
出口[]
岗厦北站共设19组出入口。1、7、12、19出入口连接枢纽大厅,16、17、18出入口通往2号线站厅,这些出入口均通过枢纽夹层的连廊和2号线站厅,于非付费区相互联通。2至6系列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西区,8至11系列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南区,13至15系列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东区。目前17出入口在枢纽启用前关闭至今。
1、7、12、19出入口[]
直接连接枢纽大厅的1、7、12、19出入口均采用下沉广场及双层出入口设计,设有垂直电梯和多组楼梯、扶梯,通往夹层的连廊和地下一层的枢纽大厅。1、7、12出入口于2022年10月28日启用,19出入口原名A出入口,2022年5月31日左右启用。
16出入口[]
16出入口设于2号线站厅西北角,同样采用下沉广场及双层出入口设计。除通往2号线站厅外,也可通往深圳之眼东区商场。16出入口于2024年3月20日启用[6]。
17、18出入口[]
17、18出入口连接2号线站厅北侧。18出入口于2022年6月左右启用,原名为D出入口,为常规地面出入口。17出入口暂未启用。
2至6出入口(深圳之眼西区)[]
2至6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西区商场,其中2、3出入口接入北侧下沉广场,4至6出入口接入南侧下沉广场。4出入口通过下沉广场的地下通道,通往金地中心和卓悦中心地下。其他出入口则通过下沉广场的楼梯、扶梯、垂直电梯通往深南大道地面。南、北侧下沉广场的东侧设有地下人行通道,联络深南大道两侧。
这5组出入口于2022年12月28日启用。
13至15出入口(深圳之眼东区)[]
13至15系列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东区,其中13、14出入口设于南侧的下沉广场内,15出入口则为常规地面出入口。这三组出入口于2024年3月20日启用[6]。
8至11出入口(深圳之眼南区)[]
8至11系列出入口通往深圳之眼南区,其中8、9出入口设于彩田路西侧,10、11出入口设于彩田路东侧。2024年6月28日,该四个出入口随着深圳之眼南区通道的开通而启用[5],并实现了岗厦北站与岗厦站之间的直接联通。
各出入口的设施[]
以下为各个出入口的设施及周边建筑。“设施”一栏仅中,仅有从站厅到地面/出入口末端全程覆盖的设施才会标明。
位置 | 目的地 | 设施 | |
---|---|---|---|
1 | 彩田路西侧 深南大道北侧 中心八路 |
中广核大厦 深圳海关 雅颂居 深圳中心公园 天健世纪花园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2 a、b |
深南大道北侧 海田路 深圳之眼西区北侧 |
深圳海关 中国凤凰大厦 民生金融大厦 雅颂居 |
楼梯 垂直电梯 |
3 | 金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北侧 鹏程五路 深圳之眼西区北侧 |
深圳信息大厦 安联大厦 诺德中心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4 | 金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南侧 岗厦二路 深圳之眼西区南侧 |
卓悦中心 金地中心 中洲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5 | 金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南侧 岗厦二路 深圳之眼西区南侧 |
卓悦中心 金地中心 中洲大厦 |
楼梯 |
6 a、b |
海田路 深南大道南侧 深圳之眼西区南侧 |
卓悦中心 华嵘大厦 文天祥小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7 | 彩田路西侧 深南大道南侧 |
嘉麟豪庭 星河世纪大厦 卓悦中心 金地中心 中银大厦 中洲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8 | 彩田路西侧 福华一路北侧 |
文天祥小学 卓悦中心 彩福大厦 |
扶梯、楼梯 |
9 | 彩田路西侧 福华一路南侧 |
文天祥小学 卓悦中心 彩福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0 | 彩田路东侧 岗厦村 |
岗厦村 彩天名苑 彩虹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1 | 彩田路东侧 岗厦村 |
岗厦村 彩天名苑 彩虹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2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南侧 深圳之眼东区 |
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 东方新天地广场 岗厦村 彩天名苑 福华新村 深大新村 福田中学 深圳国际文化大厦 嘉麟豪庭 文蔚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3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南侧 深圳之眼东区 |
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 深大新村 高科利大厦 福田派出所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4 | 皇岗路西侧 深南大道南侧 深圳之眼东区 |
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 深大新村 高科利大厦 福田派出所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5 | 皇岗路西侧 深南大道北侧 深圳之眼东区 |
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国际创新中心 福田区行政服务大厅 岗厦邮政大厦 |
扶梯、楼梯 |
16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北侧 深圳之眼东区 |
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国际创新中心 福田区行政服务大厅 岗厦邮政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17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北侧 |
未启用 | |
18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北侧 |
春晖苑 橄榄大厦 福景大厦 海连大厦 |
扶梯、楼梯 |
19 | 彩田路东侧 深南大道北侧 |
春晖苑 橄榄大厦 福景大厦 海连大厦 |
扶梯、楼梯 垂直电梯 |
原A、B、D出入口[]
2号线开通后,岗厦北站设A、B两个出入口,分别对应现今19及16出入口的位置。2020年7月7日起,为配合岗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岗厦北站B出入口只进不出。两个出入口在2022年拆除重建。A出入口于2022年5月31日左右重新启用,此后更名为19出入口。B出入口拆除后,2021年11月使用其西侧的逃生楼梯作为临时B出入口使用。临时B出入口在2022年6月左右关闭,设于站厅西北角的D出入口(现18出入口)启用。
2021年前的出入口情况 | ||||||||||||
|
接驳交通[]
- “岗厦北地铁站”公交车站:设于彩田路东侧、深南大道两侧,北侧站台靠近16至19出口,南侧站台靠近12至14出口;
- “海关综合大楼”公交车站:设于彩田路西侧、深南大道两侧,北侧站台靠近1至3出口,南侧站台靠近4至7出口。
岗厦北枢纽在深南大道北侧地面、2号线车站上方附近预留设置公交首末站,但暂未启用。
本站问题[]
14号线开通后,本站成为11号线和14号线的同站台换乘站。由于11号线东延段尚未完工,线路在岗厦北站的轨道布置在外围,无法设置折返线,以岗厦北为终点站的11号线列车,只能在福田站至岗厦北站之间单线双向运行,以达到折返目的,令列车行车间隔延长。而由于地铁方面对11号线的换乘客流预测偏低,初期运营方案按照高峰期发车间隔8分钟编制,令11号线与14号线运力不匹配,站台换乘客流积压严重[7]。
为缓解岗厦北站11号线站台客流积压问题,地铁方面自2023年2月起,在高峰期取消11号线商务车厢核验,试图增大运力,同时建议乘客改乘2号线前往福田站换乘11号线,以避开拥挤区间[8]。
由于拥挤情况持续,2023年3月6日,11号线早高峰列车交路调整为“碧头-岗厦北”和“碧头-福田”1:1开行,将岗厦北站的11号线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30秒[9]。此后在4月11日,地铁方面取消早高峰11号线与14号线的同站台换乘安排,14号线改停南侧轨道,从14号线换乘11号线的乘客,需上楼经站厅前往11号线北侧站台换乘。鉴于11号线早高峰上线列车已达31组,已无列车可增加,地铁方面表示将推动列车增购工作[10]。
2024年5月8日起,深圳地铁11号线岗厦北站于工作日早上7点45分至9点15分期间,试行商务车厢站台区域分流管控措施。其中,第8节车厢对应站台区域为乘客上车区域,第7节车厢对应站台区域为乘客下车区域。[11]
2024年11月9日,随着岗厦北站至华强南站区段开展不载客时刻表试运行,深圳地铁11号线长客A型列车正式上线载客运营。同时岗厦北站启用双向站台,11号线、14号线由原“站厅换乘”调整为“同台换乘”,使得岗厦北站换乘不便,同一站台上下车导致的拥挤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12]为了进一步提升11号线商务车厢乘客的乘坐体验,自2024年12月10日起,深圳地铁11号线岗厦北站、福田站恢复早高峰期间商务车厢核准机制。
使用情况[]
岗厦北站开通初期,周边以住宅区和城中村为主,深南大道两侧的写字楼尚未入驻,车站客流与相邻的市民中心站相比偏低,2012年车站全日客流不到一万人次[13]。
随着周边写字楼逐步成熟,车站客流逐步上升。2022年10月28日,随着14号线开通,岗厦北枢纽启用,车站成为四线换乘站,换乘客流明显上升。2022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岗厦北站累计客运量105.01万人次,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到16万人次,日均换乘客运量达到14万人次;10月28日至11月28日,岗厦北站日均客运量为15.51万人次。2023年2月13日至17日,岗厦北站日均客运量为22.65万人次。2023年7月,岗厦北站工作日日均客流高达26.94万人次,位居全网第二[14],客流主要为10号线、11号线、14号线之间的换乘客流[7]。12月29日,岗厦北站客运量为36.3万人次;2023年全年,岗厦北站日均客运量为22.73万人次。2024年2月18日至25日,岗厦北站日均客运量为28.11万人次。2024年3月8日,岗厦北枢纽单日客流量37.82万人次。[15]7月12日,岗厦北站客运量为39.5万人次。目前,岗厦北枢纽旅客吞吐量超33万人次/天[16]。
因早晚高峰期间14号线岗厦北站与11号线福田站之间换乘压力较大,地铁方面建议市民在早高峰于岗厦北站、晚高峰于福田站,优先换乘2号线再换乘11号线或14号线出行,避免排队拥挤。
本站特色[]
本站10号线、11号线、14号线部分以“深圳之眼”为主题,引入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在地下枢纽也可以开到阳光。天眼中庭的设计采用了28×51.2米地下超大跨度组合结构,与彩田立交桥合建,运用“费马螺旋”数学原理施工天花吊顶,将静态车站和动态列车有机结合,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特征,被誉为“深圳之眼”。
本站占地与利用面积目前均为亚洲最大。
相关事件[]
2018年7月7日,地铁10号线岗厦北站施工现场的四条电缆被挖断,导致深业上城、中广核大厦、东方新天地、广电大厦、建设银行大厦等用户停电,深圳供电局官方微博发表微博予以谴责。7月8日凌晨,深圳地铁官方微博称将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抢修修复,同时启用备用电源供电,预计7月13日完成修复。深圳地铁也同时就此事表示歉意,并称将对全市地铁施工涉及地下管线的施工现场进行排查核查。7月10日,深圳地铁集团表示,已经对施工单位予以处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17][18][19]
参考资料[]
- ↑ 王敏远,漆文年,文德一.深圳地铁2号线换乘站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02):29-34.
- ↑ 新线直击 |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行时, 8条公交线路作调整!. 深圳地铁, 2017-06-08.
- ↑ 今日起,11号线压缩工作日高峰行车间隔→
- ↑ 消费新地标!岗厦北“深圳之眼”超级枢纽商业区来啦.深圳地铁.2022-12-28.
- ↑ 5.0 5.1 5.2 再升级!岗厦北枢纽实现“五线换乘”
- ↑ 6.0 6.1 出行更便捷!岗厦北枢纽新增4个出入口投入使用. 深圳地铁, 2024-03-21.
- ↑ 7.0 7.1 郭旭东.深圳市轨道交通快线14号线开通对线网及岗厦北枢纽客流影响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23(03):44-49.
- ↑ 拒绝高峰期换乘拥挤!请收下这份换乘建议→. 深圳地铁, 2023-02-22.
- ↑ 出行提醒!早高峰时期乘坐11号线,有这些变化→. 深圳地铁, 2023-03-09.
- ↑ 明起,岗厦北站工作日早高峰试行调整换乘新模式. 深圳地铁, 2023-04-10.
- ↑ 5月8日起,11号线岗厦北站试行商务车厢站台区域分流管控措施 2024-05-07.深圳市轨道交通
- ↑ 今日起,11号线压缩工作日高峰行车间隔→
- ↑ 何奕苇. 轨道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协调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17.
- ↑ 深圳地铁日均客流前十地铁站排名. 深圳地铁, 2023-08-03.
- ↑ 强科技、领未来,深铁集团以高质量建设助力湾区发展.2024-05-01,深圳地铁
- ↑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深圳分展在岗厦北枢纽正式启动
- ↑ 深圳地铁野蛮施工 一周之内连连闯祸
- ↑ 深圳地铁挖断电缆后又挖爆供水管 责任人将被开除
- ↑ 野蛮施工 三天挖断七电缆 深圳地铁道歉
本页面部分内容来自深圳地铁Wiki,按照CC-BY-SA协议提供(查看作者)。 |
链接[]
| |||||||||||||||||||||||||||||||||||||||||||||||||||||||||||||||||||||||||||||||||||||||||||||||||||||||||||||||||||||||||||||||||||||||
关于此模板 |
| |||||||||||||||||||||||||||||||||||||||||||||||||||
关于此模板 |
| ||||||||||||||||||||||||||||||||||||||||||||||||||||||||||
关于此模板 |
| |||||||||||||||||||||||||||||||||||||
关于此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