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5号线(旧称环中线)是深圳地铁一条线路,由赤湾站至黄贝岭站,全长47.393千米,设站34个。线路主体呈东西走向,途经深圳罗湖区、龙岗区、龙华区、宝安区、南山区,形状酷似大型倒“U”形,与2号线一起在事实上成为了“环线”。除塘朗站和长岭陂站为高架车站外,线路其余车站均为地下车站。5号线在线路图中通常以紫色代表,包括线路图和车站的指示牌。
5号线一期(前海湾至黄贝岭)于2011年6月22日开通,二期(又称南延段,前海湾至赤湾)于2019年9月28日开通,西延段(黄贝岭至大剧院)预计于2025年开通。
历史[]
第一期:前海湾-黄贝岭[]
历史介绍[]
5号线一期工程(又称初期工程)由前海湾站至黄贝岭站,全长38.39公里,共设车站27座。
本线路在2003年底编制完成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0)》中并非为5号线,而是称为11号线,属于平南铁路和平盐铁路的改造线,由平湖至盐田,连接南山、龙华、坂田、横岗和盐田,并衔接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和8号线,全线长约53.5公里,投资约88.5亿元。[1]此规划主要是配合当时准备的平南铁路通勤化改造而进行的,为此平南铁路公司的75%股份已交给深圳地铁集团,但由于广铁集团拒绝交出剩下的25%股份,平南铁路通勤化改造计划最终被搁置。
2004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建设规划批复中要求深圳市根据客运需求情况,对5号线改善城市整体交通有效性及建设规模再作进一步论证。2006年12月,深圳市规划局对5号线走向进行大调整,由原规划蛇口车站至盐田站(与平南铁路及平盐铁路共用线位及轨道)调整为从前海湾引出,先向西转入宝安新中心区,再往北至西丽、龙华;再往东至坂田、布吉中心城区;再南折至东晓路;之后,沿怡景路、沿河路,再东折至深圳大剧院的走向,长约42.6公里,设站31座,平均站距1.4公里。[2]
2007年12月21日,5号线试验段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宝华站[注释 1]举行,标志着5号线正式动工。根据开工时资料,5号线长39.89公里,其中高架线路3.45公里,地下线路36.16公里,地面线路0.28公里。预算投资约为189.96亿元,工程实际投资为205.58亿元,为深圳地铁二期工程里造价最高的线路。本线路采用BT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地铁BT项目。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等市领导参加了动员大会[3]。
2008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5号线属于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项目,起于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终于大剧院站,全长42.4公里,设站29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7座,总投资约198.7亿元。且在“可研批复线站位方案图”中,还有起于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终于蛇口港站的远期规划。但为避免开挖新改造开通的深南东路,降低施工风险,黄贝岭~大剧院段暂缓建设,同时线路留有延伸至大剧院站的条件[4]。9月18日,地铁5号线工程全面开工。同时,5号线正式动工时,也有媒体曝光一度被规划部门取消设置的上水径站恢复建设,使5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数目增加至27个。[5]
2011年6月22日,5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6]
BT工程模式[]
深圳地铁5号线实行BT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地铁BT项目,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BT主办方,承担该线建设的投融资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建成后移交给资产的使用方,即业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进行管理。[7]
在2007年12月21日的5号线试验段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长进,分别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书》,以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加强双方的长期合作。[7]
第二期:前海湾-赤湾[]
5号线二期工程(又称南延段)全长7.65公里,均为地下敷设,设站7座。
在2006年编制的《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中,5号线西端已预留南延至前海片区的条件。地铁方面曾在2013年表示,前海片区尚处于开发中,除了月亮湾花园外,其他路段都没有客流,将会放在第四期工程进行研究,不过由于只有5号线南延段能覆盖整个前海片区,前海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8]。
2014年,5号线南延被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9],并在2015年9月21日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中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10][11]。
5号线二期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12],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13]。
未来[]
西延段(一期遗留工程):黄贝岭-大剧院[]
建设背景[]
早在2008年批复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有5号线黄贝岭至大剧院区段,但为避免开挖当年完成改造的深南东路,降低施工风险,深圳地铁决定黄贝岭-大剧院段暂缓建设,而一期工程终点调整为黄贝岭站。但随着2号线、5号线客流上升,2016年,黄贝岭站高峰期换乘客流最高达1.7万人次/小时,客流潮汐现象明显[14],日均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位列全网前十[15]。由于黄贝岭站建设时并未考虑到如此巨大的换乘客流,该站站台宽度仅有约12米,且2号线班次与5号线不匹配,导致在高峰期客流挤压状况严重,甚至于2015年4月20日发生12人受伤的踩踏事故[16],使得5号线西延至大剧院站日趋迫切,以缓解黄贝岭站的高峰期换乘客流。
5号线西延段工程全长2.88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东接既有5号线黄贝岭站,终点至大剧院站,共设站3座(东门路站、建设路站、大剧院站),有效覆盖罗湖中心区,使5号线客流可以直达罗湖中心区,同时解决黄贝岭大客流换乘问题。线路设1个换乘站(大剧院站),大剧院站与1、2号线换乘,能够改善5号线客流出行便捷性与可达性,结合城市土地开发,实现以轨道交通推动城市策略性开发区的发展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本项目的建成,将使5号线横穿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第一、第二圈层,连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成为深圳市物流中心、高新技术区、大学城和沿线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同时也是地铁主干线路1、2、3、4、7、9、10、11号线的集散线和联络线。[17]
走向[]
工程全线位于深圳线网中南部,全部敷设在罗湖中心区内,全线沿深南大道敷设,起自5号线黄贝岭站,终至大剧院站(与1、2号线换乘);线路全长2.88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3座,其中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为0.968km。
新建车站结构[]
序号 | 车站名称 | 站间距(m) | 站间距(m) | 站台宽(m) | 车站型式 | 换乘 |
---|---|---|---|---|---|---|
1 | 黄贝岭 (既有) | 1389.183 | / | 12 | 地下2层 双岛四线 | 与2号线同台换乘 |
2 | 东门路 | 665 | 12 | 地下2层 岛式站台 | ||
3 | 建设路 | 851 | 12 | 地下1层栈桥式 岛式站台 | ||
4 | 大剧院 | / | 侧式站台(7m) | 地下2层 侧式站台 | 与1号线、2号线换乘 |
线路走向[]
5号线由赤湾站始发,途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月亮湾片区,宝安中心、新安旧城区、西丽、深圳大学城、龙华二线扩展区、坂田、布吉、罗湖东湖旧城区等区域,至黄贝岭站与2号线/8号线交汇。线路设有塘朗车辆段和上水径停车场,因塘朗车辆段旁边为国铁平南铁路,因此,该车辆段拥有深圳地铁唯一一条与国铁线路联络的联络线。
5号线贯穿深圳第一、二圈层,从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出发,途经宝安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罗湖区,连接城市东、中、西三条发展轴,与10条轨道交通线换乘。其中,前海湾站、深圳北站、布吉站为综合枢纽站。按照规划,5号线将设7个综合换乘中心,分别是宝安中心站、灵芝站、西丽站、深圳北站、五和站、太安站和黄贝岭站。
5号线也将西延至大剧院站,沿深南东路设置东门路站、建设路站和大剧院站三站。
车站[]
5号线各站及车站信息 | ||||||
---|---|---|---|---|---|---|
车站中文名称[车站 1] | 车站英文名称 | 中心里程 (m) |
所在区 | 可换乘[车站 2] | 开通日期 | 车站类型 |
赤湾 | Chiwan | 南山区 | 2号线 | 2019年9月28日 | 地下岛式 | |
茘湾 | Liwan | |||||
铁路公园 | Railway Park | 15号线 深惠城际前保站 | ||||
妈湾 | Mawan | |||||
前湾公园 | Qianwan Park | |||||
前湾 | Qianwan | 9号线 | ||||
桂湾 | Guiwan | |||||
前海湾 | Qianhaiwan | 1号线、11号线 穗深城际前海站 |
2011年6月22日 | |||
临海 | Linhai | 宝安区 | ||||
宝华 | Baohua | |||||
宝安中心 | Bao'an Center | 1号线 | 地下侧式 | |||
翻身 | Fanshen | 穗深城际宝安站 | 地下岛式 | |||
灵芝 | Lingzhi | 12号线 | ||||
洪浪北 | Honglang North | 15号线 | ||||
兴东 | Xingdong | |||||
留仙洞 | Liuxiandong | 南山区 | 13号线 | |||
西丽 | Xili | 7号线 | 地下侧式 | |||
大学城 | University Town | 地下岛式 | ||||
塘朗 | Tanglang | 高架岛式 | ||||
长岭陂 | Changlingpi | 高架双岛式 | ||||
深圳北站 | Shenzhen North Station | 龙华区 | 4号线、6号线 中国铁路深圳北站 深惠城际 |
地下侧式 | ||
民治 | Minzhi | 22号线 | 地下岛式 | |||
五和 | Wuhe | 龙岗区 | 10号线、深惠城际、深大城际 | |||
坂田 | Bantian | 地下一岛一侧式 | ||||
杨美 | Yangmei | 地下岛式 | ||||
上水径 | Shangshuijing | |||||
下水径 | Xiashuijing | |||||
长龙 | Changlong | |||||
布吉 | Buji | 3号线、14号线 中国铁路深圳东站 | ||||
百鸽笼 | Baigelong | 地下双岛式 | ||||
布心 | Buxin | 罗湖区 | 地下岛式 | |||
太安 | Tai'an | 7号线 | ||||
怡景 | Yijing | 37798 | ||||
黄贝岭 | Huangbeiling | 39410 | 2号线 | 地下双岛式 | ||
湖贝 | Hubei | 40799 | 2号线(出站换乘) | 预计2025年 | 地下岛式 | |
东门 | Dongmen | 41464 | 出站经老街站换乘: 1号线、3号线 | |||
大剧院 | Grand Theater | 42315 | 1号线、2号线 出站经红岭南站换乘: 9号线、11号线 |
地下侧式 | ||
注释 | ||||||
利用情况[]
深圳地铁5号线贯穿城市第一、二圈层,连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是联系沿线各组团和前海、深圳北、布吉三大交通枢纽的东西快速轨道交通,对缓解沿线城市道路系统交通压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效率等综合功能、尤其是支持2011年深圳举行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5月1日,深圳地铁5号线单日客流突破74.8万,创历史新高;其中长龙站、五和站和民治站客流较大导致人流拥堵。为了确保乘客出行安全,以上站点采取客流限制措施,减缓客流进站速度,改善车站站台客流拥堵状况,确保乘客出行安全。[18]
历年客流数据[]
2016年,5号线日均客流达到65万人次,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19%。2016年5月1日,深圳地铁5号线单日客流为74.8万。
2018年7月20日,深圳地铁5号线当日客运量为100.1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2019年7月12日,深圳地铁5号线当日客运量为113万人次。[19]
2023年12月,深圳地铁5号线月客流达3190.3万人次,位居全线网第二。[20]
2024年7月5日,深圳地铁5号线当日客流量为145.82万人次。[21]
2024年12月31日,深圳地铁5号线当日客流量达161.5万人次,为线路最高纪录。[22]
票价[]
- 主条目:深圳地铁票务
深圳地铁5号线为里程分段计价线路,线路内最高票价为8元/人,并与其他地铁线路进行联网收费。
乘客可购买深圳地铁单程票乘坐此线路,也可使用深圳通、符合交通联合标准的异地城市电子票证、银联闪付卡、多种类型的地铁乘车码以及深圳地铁一日票、三日票、计次卡乘坐。
本线路部分支付方式优惠、换乘优惠及特殊人群优惠政策按此。
各支付方式对应的实收票价如下:
支付方式 | 全程最高 实收票价 |
票价折扣 |
---|---|---|
单程票 | ¥8 | 100% |
儿童单程票 | ¥4 | 50% |
深圳通普通卡、纪念卡、虚拟卡(含电子手环) | ¥7.6 | 95% |
各类岭南通普通卡、纪念卡、虚拟卡(含电子手环) 广东省内发行(不含深圳市)D/S标卡片 |
¥8 | 100% |
全国交通一卡通(交通联合) | ¥8 | 100% |
深圳通(学生卡) | ¥4 | 50% |
深圳通(颐年卡) | 免费乘车 | 免费乘车 |
深圳通(各类优待卡) | 免费乘车 | 免费乘车 |
60周岁以上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往来港澳通行证、护照等) | 免费乘车 | 免费乘车 |
深圳通乘车码(腾讯乘车码、支付宝乘车码、云闪付乘车码等) | ¥8 | 100% |
深圳市人才交通码 | ¥6.4 | 80% |
银联卡、银联云闪付、银联手机闪付(含电子手环) | ¥8 | 100% |
深圳地铁app乘车码、虚拟单程票 | ¥8 | 100% |
深圳地铁一日票 | ¥25 | 自首次进闸起 24小时内 无限次乘坐 |
深圳地铁三日票 | ¥75 | 自首次进闸起 72小时内 无限次乘坐 |
经11号线商务车厢核准后票价 | ¥20 | - |
商务车厢票价说明 |
---|
|
班次[]
首末车时间[]
发车间隔[]
工作日 | |
---|---|
时段 | 班次 |
早高峰 | 前海湾-黄贝岭区段:2分钟-2分15秒 其他区段:4-5分钟 |
晚高峰 | 2分47秒 |
平峰期 | 5分45秒 |
休息日、节假日 | |
时段 | 班次 |
高峰期 | 4分钟 |
平峰期 | 6分钟 |
班次变迁[]
开通初期,5号线行车间隔为13分钟,为迎接大运会,线路8月1日起行车间隔压缩至9分钟[23],此后进一步压缩至8分钟,并于2012年5月7日提速,单程用时压缩至63分钟[24]。
2012年8月11日,5号线高峰期发车间隔由8分钟压缩至6分钟[25]。
2016年,21组新列车上线运营,5号线班次间隔于6月30日压缩,早高峰为3分30秒,晚高峰为4分钟,平峰时段为7分钟。此次运行图调整后,兴东-塘朗段的首班车时间提前11分钟,高峰期后部分回厂列车安排载客运营[26]。
2017年7月29日,5号线周末班次间隔压缩,高峰期间隔压缩为4分55秒,平峰期压缩为6分钟[27]。
2018年10月30日,5号线早高峰班次间隔压缩至3分钟,晚高峰压缩至3分15秒,同时利用出厂列车提前载客,工作日各站的首班车分别提早5至15分钟[28]。
2019年9月28日,随着5号线二期开通运营,5号线在工作日高峰期实行大、小交路套跑运营模式,小交路为前海湾-黄贝岭段。小交路区段在早高峰班次间隔为3分钟,晚高峰为3分15秒;其他区段在早高峰则为6分钟,晚高峰为6分30秒。平峰期班次间隔维持为6分钟[29]。
2022年1月17日,5号线开始常态化开行半程末班车,在23:00后于赤湾→长岭陂方向、黄贝岭→长岭陂方向分别开行4-5列半程列车,相关区段的服务时间延长30分钟[30]。
2023年2月24日,5号线工作日早高峰最大上线列车数量增加至57列,黄贝岭→前海湾方向最小间隔压缩至2分20秒;晚高峰前海湾-黄贝岭区段发车间隔由3分7秒压缩至2分52秒,前海湾至赤湾区段由6分14秒压缩至平均4分18秒。同时中途部分站点首班车提前,两端站点的首班车由6:20提前至6:02;半程末班车延长服务时间,黄贝岭→长岭陂方向延长至次日0:30,赤湾→长岭陂方向延长至次日0:23[31]。
2023年6月16日,5号线工作日早高峰最大上线列车数量增加至60列,07:44-08:02时段在黄贝岭-前海湾区段的班次间隔压缩至2分钟,晚高峰最小间隔为2分47秒,平峰期则为5分45秒[32]。
列车[]
目前5号线配有37组株机列车(第一批05A2206株和05A0806株,共30组;第二批05A0706株,共7组)和21组长客列车(05A2106长);还有39组长客列车即将上线[33]。由于5号线使用的信号系统与2号线相同,5号线有来自2、8号线的8组列车长期上线支援。
列车存放于塘朗车辆段。
车站设计[]
深圳地铁5号线一期车站与1号线车站风格类似,每站以一种颜色为主调,站台上有大书法字。二期车站则多以白色、蓝色为主调,营造出“海”的感觉,站台大字则使用了宋体印刷体。
5号线以“全线一景”为设计出发点,大量采用了节能、减排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线路在设计中突出了各个车站的可识别性和空间的艺术性,以色彩、照明、天花造型的差异方便乘客识别,并利用弧型设计突出空间的的完整性,体现车站的文化特色。全线车站的公共区布置采用了标准化设计,车控室、客服中心均统一标准,方便乘客识别和进出。
相关事件[]
5号线运营初期列车故障[]
2011年12月7日,深圳地铁5号线一趟从前海湾开往黄贝岭的列车,在五和和坂田区间路段紧急刹车,列车停站后乘客下车换乘另一趟列车。事发列车因电子监控信号不正常致车门故障。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外部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导致打穿隧道[]
2016年4月28日,某施工单位在未按规定向地铁集团技术管理部门报送相关资料,也未对地铁设施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施工,打穿5号线前海湾-临海区间隧道,导致5号线停运。
2020年5号线设备故障致列车延误[]
2020年12月7日早上7点,深圳地铁5号线发生设备故障,造成列车延误,赤湾-兴东、黄贝岭-长岭陂采取小交路运行,长岭陂-兴东采取单线双方向运行,列车间隔较大。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修,故障得以排除,全线列车陆续恢复运行。[34]
2023年热带气旋“海葵”影响期间罗湖区车站被淹[]
2023年9月7日夜间,受热带气旋“海葵”的残余低压区引入活跃西南季候风影响,地铁5号线布心至黄贝岭区间双方向暂停运营服务,其余区段维持有限度运营,行车间隔6-8分钟左右[35]。
9月8日15时45分,地铁5号线全线恢复正常运营[36]。
注释[]
- ↑ 当时称为宝华路站。
参考资料[]
- ↑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中期发展综合规划
- ↑ 地铁5号线线站位置作出重大调整
- ↑ 地铁5号线开工 前海湾到黄贝岭2011年通车
- ↑ 地铁5号线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深圳晚报.2008-09-05
- ↑ 顺应民意改规划民心工程赢民心
- ↑ 深圳五条地铁线敲定开通日 下个月将分批开通
- ↑ 7.0 7.1 地铁5号线开工 前海湾到黄贝岭2011年通车
- ↑ 地铁9号线三期或将延至前海. 深圳晚报, 2013-08-16.
- ↑ 深圳城轨调整:地铁2号线延至莲塘 3号线拟延至坪地. 深圳新闻网, 2014-10-23.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改委, 2015-09-21.
- ↑ 关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
- ↑ 深圳百姓盼望多年的地铁8号线开建了. 深圳特区报, 2015-12-29.
- ↑ 终于等到你!地铁5号线二期今日开通运营. 深圳地铁, 2019-09-28.
- ↑ 黄贝岭站将不再“压力山大”. 深圳都市报, 2016-01-19.
- ↑ 新浪微博. 深圳交通, 2016-08-26.
- ↑ 深圳地铁5号线一乘客晕倒引踩踏 12人轻伤送院. 羊城晚报, 2015-04-21.
- ↑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黄贝岭站后至大剧院段)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告
- ↑ 运营提醒 今日起5号线长龙站、五和站和民治站采取客流限制措施.深圳地铁.2016-06-22
- ↑ 让你数字化感知,深圳地铁年度民生服务数据
- ↑ 2023年12月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辖15条运营线路月客运量为23566.3万人次 (不含深港地铁所辖:4号线客流)
- ↑ 再破纪录!深圳地铁所辖运营线路创客流新高!
- ↑ 1188万!深圳地铁跨年夜全网客运量破纪录了!
- ↑ 深圳地铁2号线5号线提速 行车间隔缩短便民出行. 晶报, 2011-08-02.
- ↑ 环中线启用新列车运行图. 广州日报, 2012-05-07.
- ↑ 行车间隔将缩为6分钟. 广州日报, 2012-08-07.
- ↑ 6月30日起,深圳地铁2、5号线将再压行车间隔. 深圳地铁, 2016-06-29.
- ↑ 深圳地铁2、5号线周末行车间隔由8分钟压缩为6分钟. 深圳地铁, 2017-07-27.
- ↑ 便民出行 | 深圳地铁2、5号线提升工作日运能. 深圳地铁, 2018-10-25.
- ↑ 蓄势待发!这周六中午地铁5号线二期将正式迎客!. 深圳地铁, 2019-09-26.
- ↑ 提醒!5号线运营延长30分钟. 深圳市轨道交通, 2022-01-17.
- ↑ 2分20秒!5号线早高峰行车间隔再压缩!. 深圳地铁, 2023-02-25.
- ↑ 运能再提升!5号线加入“高峰2分钟俱乐部”~. 深圳地铁, 2023-06-20.
- ↑ 深圳地铁5号线增购车辆采购项目结果公告.深圳地铁.2023-12-25
- ↑ 12.7号早7点深圳地铁5号线发生设备故障,打工人你又迟到了.2020-12-07
- ↑ 深圳地铁最新公告!. 深圳地铁, 2023-09-08.
- ↑ 众志成城!深圳地铁全力保障线网区段陆续恢复运营. 深圳地铁, 2023-09-08.
本页面部分内容来自深圳地铁Wiki,按照CC-BY-SA协议提供(查看作者)。 |
链接[]
| |||||||||||||||||||||||||||||||||||||||||||||||||||||||||||||||||||||||||||||||||
关于此模板 |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 ||
---|---|---|
深圳地铁 | 营运中 | 由深圳地铁集团运营:1号线 · 2号线 · 3号线 · 5号线 · 6号线 · 6号线支线 · 7号线 · 8号线 · 9号线 · 10号线 · 11号线 · 12号线 · 14号线 · 16号线 · 20号线 |
由港铁(深圳)运营:4号线 · 13号线 | ||
建设中 | 15号线 · 17号线 · 19号线 · 22号线 · 25号线 · 27号线 · 29号线 · 32号线· 33号线 | |
规划中 | 18号线 · 21号线 · 23号线 · 24号线 · 26号线 · 28号线 · 30号线 · 31号线 · 34号线 | |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 | 营运中 | 龙华现代有轨电车 · 坪山云巴1号线 |
建设中 | ||
首页 · 轨道交通导航页 | ||
关于此模板 |